您的位置: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 教学动态 » 主体班教学 » 详情

2023春季主体班学员“两带来”问题解答(一)

发布日期:2023-04-05 作者:admin 审核人: 审批人:

问题:如何将群众路线走深走实?

解答教师:哲学教研室  韩巧灵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将群众路线走深走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创新群众工作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走好群众路线首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群众工作的价值取向。树立服务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树立民主理念,善于运用民主的手段,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群众工作中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树立法治理念,要学法用法,越是问题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二要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一是调查研究的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主权,更没有决策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问计于民;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知晓政策、理解政策、配合执行好政策;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二是以情感人的方法。做群众工作要研究“人情”、“人性”。情感是维系干群关系的纽带,也是化解矛盾的桥梁。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在感情上和群众融为一体。三是示范引导的方法。把先进典型挖掘好、总结好、宣传好、增强说服力、感染力,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四是说服教育的方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的思想问题和利益诉求,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把利弊讲透,让群众不仅听得进,而且信得过。

三要创新群众工作载体。主动学习和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群众工作,带头“上线”和“触网”,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尤其要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主动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通过网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走心。

四要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建立通畅有序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改进和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


问题:如何看待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

解答教师:科社教研室  王晓丹

一、我国老龄化现状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近十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60岁老人将会达到25%左右。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
从数据看,中国的老龄化来势汹汹,满足养老需求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难题。而老龄化过程中,最应该值得关注的重点就是:老龄化的群体绝大多数在农村,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老年人收入水平低,劳动负担重

农村老人和城市老人不一样,他们的经济收入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劳动收入,这就导致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不稳定,没有多余的能力使其转化为现金收入。调研中发现,农村老人年轻时的积蓄多用于子女婚嫁和盖房,并且随着体力衰退,收入逐渐减少,养老储备所剩无几。特别对于农村失能和重病家庭来说,还需要支付巨大的照料成本、医疗成本,这就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变得更加困难,难以实现家庭经济的好转。因此,提供相应的养老对策是当务之急。

(二)农村老年人失能化比例提高,就医水平低

所谓失能老人,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的老年人自身和家庭的生活质量都可能因失能问题而受到重要影响;同时,日益攀升的失能率、照护成本,也给整个社会带来长期挑战和压力。据统计,失能老年人在2020年大概有4200万,而农村失能老人占绝大多数以上。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乡城人口迁移、家庭照料能力下降、经济购买能力有限、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挑战严峻。解决好农村失能人口的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依靠养老院、家庭养老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亟待进行体系性应对。对于急需找到经济发展动力的农村来说,失能人口群体的扩大,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对于解决农村年轻人干事创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子女赡养少,生活无依托

照顾老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但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很多农户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是需要对失能人口等特殊群体进行全方位的照顾,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人力。二是照料负担的加大,直接减少了外出干事创业的机会。让整个家庭进入了因病致贫的状态。三是子女外出打工距离远,鞭长莫及难照顾,往往象征性地寄点生活费就算尽孝。四是管不了,子女自身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往往只能“舍老管小”保一头。眼下,要紧的是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四)空巢老人难,生活问题多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所谓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等亲人照顾的老人。他们的儿女长期不在身边,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日常起居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还有的老年人,与他们的子女长期分居两地。据《2020年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指出,农村老人中有50% 的处于空巢状态。调查显示,很多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无助,长年累月生活在“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环境中,一部分空巢老人仍然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过去人们印象中农村老年人身居田园、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幸福景象越来越少见。空巢原因,部分是子女出远门打工,常年不归。还有的子女分家另过,感情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空巢打转转,严重缺少亲情关爱和精神慰藉。特别是高龄、体弱、多病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需要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给予新的解决办法。

三、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专门出台并实施中长期规划,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经济的发展是根本之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农村的经济也上升了一个高度,才能实现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自身发展不充分,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均衡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切实增加农民的福祉。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筑牢符合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要求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二)加快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广大农村地区,养老模式比较单一和传统,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养老保险养老这三种基本的养老保障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在各种养老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大部分农村老人的选择。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离开了农村使得农村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上了年纪的村民在土地劳作上不堪重负,土地养老也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农村养老保险也是农村一种较为普遍的养老模式,它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减轻了家庭养老负担,是其他养老模式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除上述基本的养老模式外,政府和当地农村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多类养老模式。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从土地、税收、财政、金融等多角度着手,鼓励专业或个人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体系,为农村老人们提供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与产品供给。

(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是解决我国养老结构矛盾的关键举措。比起物质上的富裕,更多的老人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如果和城市退休职工的精神生活对比的话,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农村老年人普遍受教育成都比较低,特别是子女进城务工后,大多数老人和子女分居,而且农村的精神娱乐活动很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比较低。可以建立以村、镇为单位,建立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尺。新形势下,应找准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着力点,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一,应根据各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健全参保缴费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上的作用;第二,应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第三,不断完善基本养老金跨地区转移接续服务,并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保制度的衔接。


问题: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答教师:科社教研室  宋璟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蕴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思想火炬。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创建了一个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缔造了坚强领导核心;开辟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了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创建了新中国;领导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铸就了爱国民主统一战线;铸就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局面;铸就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制度根基和实践基础;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党建思想回答了为什么要建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怎样实现党的领导等重大问题,是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理论体系。第一,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从较早提出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问题,到阐明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思想建设。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党内存在着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他认为只有同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对党员干部进行正确路线的教育,才能“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进而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避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了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功能定位的基本论断,强调了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从党的七大形成的“三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到党的二十大形成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最新布局,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好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思想路线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毛泽东强调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为脱离了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思想路线,会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沿用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推进党的思想建设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在理论教育内容的问题上,毛泽东强调了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并多次指定了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目,要求系统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革命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吸收借鉴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第四,党内思想斗争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方式。所以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思想斗争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党内思想斗争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方法,将党内思想斗争视为净化灵魂、坚定信仰、促进团结的重要手段。